?????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就是要健全的學習機制、濃厚的學習氛圍,以學習提升創新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生機活力的集體,它要求我們樹立符合時代要求的學習理念。
第一,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終身學習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知識經濟時代里,知識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知識成為最雄厚的資本、最持久的優勢和最強大的力量。置身于知識經濟時代,“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的思想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終身學習的思想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團體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理念。“終身學習”不僅是現代社會進步的需要,也是個人生存的需要。人們再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地獲取知識,而是必須終身學習以“學會生存”。人們只有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樹立終身學習意識需要將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學習是創新的基礎,是競爭的法寶,是工作的核心。工作是學習的深化。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就是要善于把學習真正融入單位的工作之中,把工作作為不斷學習、深化學習的最好平臺,使學習成為黨員干部提高能力素質的“加速器”,成為推動工作創新發展的“動力源”。黨組織成員應充分認識到學習無所不在,無時不在,要善于向合作伙伴學習,善于通過自我反思學習,通過交流共享學習,通過信息反饋學習,做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內在統一。
實現終身學習要建立健全學習的保障機制。為使終身學習的意識落到實處,就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學習制度,使學習規范化、制度化,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要構建起黨員學習考核評價的制度體系,把黨員學習情況與其獎懲、評優、晉升和使用掛鉤,努力創造黨員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氛圍。建立健全學習管理制度和保障體系,形成學習的組織領導體系,制定出完備的學習活動規劃和實施方案,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使終身學習活動有良好的條件保證。要建立多形式、多層次、開放性、立體化的終身學習體系,豐富各類學習培訓,科學安排崗前培訓、業務培訓、晉職培訓、理論培訓、境外培訓,使日常學習、脫產學習和短期集中培訓有機結合,增加學習者的學習機會。
第二,樹立團隊學習的意識。學習型黨組織不是個體而是群體,是一種整體氛圍、整體素質和整體模式。團隊是為了實現特定目標而共同合作的人的共同體。學習型黨組織的團隊學習,就是大力提倡組織成員進行集體研討、自由討論、平等交流,通過思想的碰撞激發集體的創造活力,提升黨組織的整體效能和集體智慧。
樹立團隊學習意識需要建立共同目標。學習型組織理論提出了“共同愿景”的觀點,確立目標也可以說就是設置共同愿景。目標猶如海上燈塔,使人明確前進的方向。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要從實際出發,穩步推進,要著眼于國家的長遠建設和發展,著眼于黨員干部應具備的素質要求,從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出發,既要確定和安排好近期目標與學習內容,又要有長遠打算。同時,要積極把個人愿景和共同愿景有機結合形成強大的學習動力,激勵黨員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學習,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樹立團隊學習意識需要在思想上打破個人的習慣性自我封閉。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過程中,團隊學習不但要求黨員之間相互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實現彼此心靈的溝通。這就需要在集體學習中主題宣講要有針對性地解答干部思想認識上的困惑,注意克服學習中存在的各種思想顧慮和障礙,使學習成為黨員交流思想的課堂、研究問題的平臺和創新思路的陣地。
樹立團隊學習意識需要發揚黨內民主,建立良好的組織氛圍。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是增進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在創建學習型黨組織過程中,發揚黨內民主就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尊重黨員權利,弱化組織層級對組織成員的消極影響,形成一個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要在團隊學習中放下架子,摒棄“一言堂”的作風,虛心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平等交流,形成一種自由、平等、民主的組織氛圍,使集體學習達到提高整體創新能力的目的。
第三,樹立群眾意識。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我們黨根本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中國的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反復證明,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與群眾的密切聯系,革命和建設的事業就能勝利;反之,革命和建設就會遭到挫折甚至失敗。我們黨是一個擁有廣泛而深刻的群眾基礎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始終強調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是我們黨的本質要求,是黨能否長期執政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們黨戰勝各種艱難和風險、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根本保障。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要求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中牢固樹立群眾意識,即向群眾學習,學習為了群眾,學習依靠群眾,讓學習成果惠及群眾,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樹立群眾要求領導干部深入基層,向群眾學習。基層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工作的重點、難點在基層,突破重點、排解難題的方法、竅門在群眾手中。只有堅持走向基層,從廣大人民群眾的豐富創造中汲取營養,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工作改革發展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問題,推動工作不斷創新發展。要深入基層,加強調查研究,放下架子甘當學生,虛心向群眾請教,實實在在了解基層,真心實意接近群眾,不斷學習總結人民群眾創造的新做法新經驗,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
樹立群眾意識為的是切實解決事關人民群眾利益的實際問題。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是為了指導實踐工作,幫助群眾解決困難,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關心群眾、代表群眾利益,絕不是空洞的口號,黨的組織對群眾提出和反映的問題要滿腔熱情地對待和處理,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群眾意見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同那里的黨員、群眾一道排憂解難、化解矛盾,打開局面,使學習成果惠及群眾。
樹立群眾意識要培養能夠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的胸懷。群眾敢于對黨組織和黨員個人的監督批評是對黨的信賴、關心和支持,黨組織和黨員樂于接受群眾意見是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表現。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過程中,要自覺接受群眾的評議、幫助和監督,以群眾是否滿意作為學習成效的基本標準;要實行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黨外人士監督、輿論監督有機結合,廣泛聽取群眾對黨組織和黨員個人學習情況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群眾反饋處理意見,以促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