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蘇榮在《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一文中指出:“歷史和實踐雄辯證明,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中有真理,群眾中有方略,群眾中有智慧,群眾中有力量。”這就告誡我們,要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就要經常深入群眾,拜群眾為師,多向群眾問計。
在日常工作中,有少數領導干部片面地認為,群眾的眼界和思路不寬,文化水平較低,不可能有創造性的見解和想法,于是對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其實,廣大群眾生活在基層,對政令得失、世情冷暖、社會現實等的感受最真切、最直接、最深刻,也最有發言權。因此,各級領導干部要虛心向群眾求教問策,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和營養,獲取推進工作的不竭動力。
向群眾問計,要擺正位置,端正態度,與群眾開誠布公,推心置腹。少數領導干部和群眾交往時,常常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踱方步、打官腔,官態盡顯、官架十足。這樣的干部,群眾不愿親近他,更不肯對其傾吐自己的心里話,當然也不會為其出謀劃策。領導干部只有拋開成見,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和群眾坐同一條板凳,與群眾“零距離”交流,以甘當“小學生”的態度向群眾求教,群眾才會去掉戒備和懼怕心理,無拘無束地敞開心扉,暢所欲言。這樣,領導干部才能聽到諍言和真話,才能獲得好點子、好辦法。
向群眾問計,要有包容之心,做到善聽逆耳之言。群眾一開口,可能說肯定和贊揚的話,也可能說反對和批評的話,有的甚至會說刺耳傷人的話。逆耳之言未必人人都聽得進去,但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就要耐住性子、靜下心來聽進去,并從中找出寶貴的信息。因為這些話往往是群眾的心里話,反映出真實的民意和民聲。古人云:“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來賢者尚且能坦誠納諫、從善如流,作為肩負著重要責任和使命的黨的領導干部,更要引導群眾吐真言,敞開胸襟聽直言,集中正確的意見,作出妥善的決策。
向群眾問計,要廣集民智,廣納良策。問計的目的在于納計。如果只是熱衷于走過場、搞形式,問計而不納計,那是在敷衍和愚弄群眾,對“獻計”的群眾來說是一種傷害。另外,群眾的建議不見得全是“金點子”,有的可能中聽、中看,但并不實用。這就需要領導干部對問計成果認真分析、深入思考、及時總結,對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并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樣才能使問計取得好的成效。
向群眾問計,可以知得失、明方向、出良策。面對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各級領導干部只有真誠地向群眾問計,從中得出真知灼見,為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工作上才會有更多新思路、新舉措、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