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國資委出臺《省國資委監管企業深化改革“瘦身健體”工作意見》,年內推動重點國企聯合重組取得實質性突破。2016年,通過聯合重組,省國資委監管 企業將由29家重組為17家。兩年內,企業管理層級壓減到4層內,法人單位減少20%左右;監管企業領導班子職數總量減少20%,實現降本增效100億元,運行效率明顯提升。
?
年內推動重點國企聯合重組取得實質性突破
為發揮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帶動作用,我省重點國企將啟動“瘦身健體”工程。日前,省國資委出臺《省國資委監管企業深化改革“瘦身健體”工作意見》,年內推動重點國企聯合重組取得實質性突破,推動鋼鐵、煤炭去產能取得重大進展,推動全省國有經濟提質增效。這標志著在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我省國企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根據工作意見,2016年,通過聯合重組,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將由29家重組為17家,重點培育打造河北建投、省國控公司兩個大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打造河鋼集團、開灤集團、冀中能源、河北港口4個產業類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部分優勢企業。通過聯合重組,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培育壯大新的發展動能,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29家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名單
1。河鋼集團有限公司
2。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冀中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河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
5。河北省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華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7。河北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8。河北航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9。唐山三友集團有限公司
10。河北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1。河北省國有資產控股運營有限公司
12。河北省外貿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13。河北省物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14。河北省糧食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15。河北省國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6。財達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7。河北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18。河北融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9。河北旅游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河北省招標集團有限公司
21。河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22。河北省信息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3。河北省國富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4。河北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5。煤炭設計工業石家莊設計研究院
26。河北省機械科學研究設計院
27。邢臺鋼鐵有限公司
28。河北省金融租賃有限公司
29。河北冀雅電子有限公司
同時,為發揮重點國企在全省鋼鐵煤炭去產能攻堅戰中的帶動作用,河鋼集團2016至2017年將集中壓減煉鐵產能260萬噸、煉鋼產能502萬噸。開灤集團、冀中能源和省國控也將加大去產能力度。
“瘦身健體”已成當務之急
據 省國資委主任王昌介紹,經濟下行壓力給我省國有經濟運行帶來了嚴峻挑戰,同時一些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逐步顯現:我省國有資產主要集中在傳統產業、產能過剩行業和產業鏈中低端,制約發展動力轉換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通過“瘦身健體”優化供給體系、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已成當務之急。
“瘦身健體”先要清除體制機制障礙,王昌介紹,自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后,我省已先后出臺了《關于深化地方國有 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等14個文件,從混合所有制改革、國資監管體制改革等多個方面為我省國企改革做出了頂層設計,為我省國企“瘦身健體”提供了制度支撐。
打造國有企業“省級隊”
根據方案,我省將對主業相同、業務相近、同質化經營及規模過小、效益過低、帶動力不強的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實施整合重組,有效整合資源、資產、資本、資金等生產要素,著力打造國有企業“省級隊”,切實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在推動國企聯合重組和鋼鐵、煤炭去產能的同時,我省將著力提高國企競爭優勢。一方面,推動傳統產業邁上中高端,改造提升傳統動能。鋼鐵、煤炭、建材等企業, 要加大技改投入,優化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在相關聯的上下游催生大量新產品、新技術、新產業,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 生物醫藥、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形成發展新動能。
加快退出不具有競爭力的行業領域
針對國企主業不突出、競爭力不強等問題,我省國有資本將加快退出不具有競爭力的行業領域,逐步收縮行業跨度,促進企業有效資產向核心主業和骨干企業聚集,提高核心主業所占比重,增強主業的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同時,我省將嚴控省國資委監管企業非主業投資,嚴控低收益項目投資。
監管企業領導班子職數總量減少20%
為解決部分國企層級過多、機構臃腫等問題,我省將著力壓減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管理層級。兩年內,企業管理層級壓減到4層內,法人單位減少20%左右;監管企業領導班子職數總量減少20%,實現降本增效100億元,運行效率明顯提升。
探索實施股權和分紅權激勵措施
為推動國企“強身健體”,我省鼓勵國有企業全面創新,引導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參與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基金、設立國有資本創業投資基金,發揮國有資本在創業創新中的作用。同時加大技術創新在省國資委監管企業業績考核中的權重,將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研發投入視同利潤,對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骨干和團隊探索實施股權和分紅權激勵措施。